南昌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

2021-02-24

南昌市博物馆中长期发展规划

 

南昌市博物馆创建于1984年,是一座地志性综合博物馆,展厅有两处,分别位于灌婴城楼、绳金塔千佛寺。全馆建筑面积3335.42平方米,展厅面积2561.33平方米,灌婴城楼展厅位于象湖景区旁,分为东厅、中厅、西厅三部分。主要收藏能代表和反映南昌及江西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历史文物,同时致力于南昌地志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馆内目前收藏有陶瓷、铜器、钱币、石器、玉器、漆器、木器等各类珍贵文物,其中以洪州窑青瓷最富特色。

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担负着保护、研究和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遗存,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职能。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进入 21 世纪以来,党和政府从实现科学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公共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欢迎,对实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丰富公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昌市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宏伟的,是鼓舞人心的,但这需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才能实现,要在管理体制创新、人才队伍提高、运行经费增加、博物馆公共服各等方面切实加强,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实现又好又快协调发展为主线,全面提升我馆的专业化、现代化、社会化水平,强化博物馆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增进知识和公众教育的职能,建设博物馆强国。

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博物馆事业加速发展的基本理念。树立博物馆文化资源属于人民、博物馆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环节。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事业,维护博物馆文化资源共享的公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注重博物馆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博物馆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强化藏品保护研究和博物馆学术研究,创新展示教育传播的内容、形式、手段,切实提高我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我馆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博物馆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创新博物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博物馆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博物馆制度,激发博物馆的活力。

(二)、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1.总体目标。2020年底前完成新馆维修改造,成为集文物展示、社会教育、文创开发、休闲娱乐、公共服务于一体的重要平台。建成全方位的自媒体门户,实现线上数字博物馆与线下结合。争创国家一级馆,列入全省旅游的精品景点线路。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现代化管理运行的博物馆。形成与全省博物馆建设大发展、大繁荣格局相匹配的发展局面,打造成为我市“文旅兴市”的重要窗口,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2.发展战略。一是强化本土特色的办馆理念,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呈现优势,争创一流。二是合理定位,创新发展理念和运行模式,“收集和保护”、“教育和研究”、“开放和服务”三种内在职能统一化、组织化,大幅度提升专业化水准。三是发挥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加强博物馆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四是以深化免费开放为契机,完善管理体制,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五是着力打造一批本馆品牌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博物馆事业整体繁荣。

二、发展任务

(一)、藏品收集保护

1.充实藏品体系。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激励办法和机制,树立收藏理念,根据自身使命和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收藏政策和具有前瞻性的体系化的长远收藏规划,完善征集程序,不断增加藏品数量,提高藏品质量。加强近现代文物、20 世纪遗产、当代遗产实物资料的收藏。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载体和信息载体的收藏。加强自然历史标本、科技发展物证的收藏。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收藏。加强当代各门类艺术品的收藏。积极开拓收藏渠道和途径。把捐赠作为博物馆获得藏品的重要途径,做好社会收藏群体的联系和服务工作,鼓励社会收藏群体捐赠藏品或委托博物馆保管利用。

2.进一步完善考古出土文物管理,做好考古发掘品的依法收藏保护。创新馆际藏品资源交流共享激励机制,通过依法调拨、交换、借用等方式,对博物馆藏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配置,提高保护利用效率。

3.馆藏数量达到平均每年递增5%,藏品及征集部门结构更趋合理。不断加强社会征集,尤其是加大近现代藏品征集力度,注重反映当代社会发展各类物证的征集,使不同时代的藏品结构更趋合理。充实博物馆征集人员队伍,注重征集部不同学科背景知识的人配置结构逐步优化。

4.加强藏品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全面完成我馆藏品登记、建档等基础工作,建立馆藏品数据库。推进藏品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分期发布馆藏珍贵文物目录。加强科学保管,落实离任移交和藏品丢失、损毁责任追究制。

5.全面实施藏品保存、保护达标。强化预防性保护理念,全面实施藏品保存环境达标建设,促进我馆藏品保存条件的改善。创新保管资源共享机制,对馆藏珍贵文物等重要藏品集中保管,开展可移动文物本体修复工作。

(二)、公共文化服务

1.推进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建立健全陈列展览管理办法、规范、标准等制度体系。建立策展人制度,建立陈列展览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制度。强化学术研究对陈列展览的支撑。建立陈列展览和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

2.社会服务取得重大进展。在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举办(含引进)各种专题展览,达到每年不少于新办4个有影响的展览(含引进),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完整高效的社会服务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的领域进一步拓展,每年进社区宣讲博物馆有关知识不少于3次,省级以上的讲解员大赛获得名次。定期举办公益性、知识性博物馆讲座。执行旅游景区5星级服务标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和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贡献度大幅提升。

3.深化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博物馆教育示范点建设,建立长期有效的馆校联系制度,创造与教学内容结合互补的教育活动项目品牌。加强我馆青少年服务部门建设,尝试建立专门的青少年服务部门,培养专家型讲解员和辅导员队伍,结合我馆资源制定有针对性的青少年参观与讲解计划,提高对青少年服务的质量。

4.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充分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创新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我馆的认知与互动。适应文化休闲经济的需要,争取纳入省内旅游精品线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力挖掘老年观众参观的潜力。

5.加强文创产品开发。充分运用国家扶持文化创意产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与博物馆合作,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示等博物馆元素,持续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创产品。

6. 对外文化交流有新的突破。制定馆际交流展览管理办法和规划,建立馆际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形成年度原创性展览精品,并在具备条件的博物馆中巡展。启动馆际交流精品展览工程,加强馆际交流的开展,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

(三)、新媒体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观众获取资讯的方式越来越多,尤其是微信,有巨量的用户基础、灵活的界面、免于下载等优势。近几年更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建立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通道,达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拓宽宣教渠道、提高社会效益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系统也在陆续采取各种方式建设掌上导览平台,其中有国家博物馆为代表的微信+APP导览系统。

1.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藏品展示效果更加全面、丰富、逼真。建立导览管理系统,导览服务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馆内的展览整体内容、重点特色内容和其他讯息,为观众提示参观线路、导览、休息区等信息。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为公众提供一个共享的数字化博物馆空间。

2.结合线下活动管理。包括用户对定期推送的资讯点击量、回复量统计、用户关注的菜单统计、线下活动发布及报名统计。通过大数据以图形直观的表述,针对资讯点击和活动报名情况分析,通过平台统计活动点击率、活动参与率等,为我们更好的提供观众服务作参考依据。

3.会员信息管理。包括对微信会员的注册认证信息、认证手机号码、来源地市等明细信息实现关注者真实身份的管理,将关注用户的真实身份关联起来,实现从线上宣传转到线下活动组织的目的。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

1.建设高素质讲解员队伍。明确定位,创造有利条件,提升讲解员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博物馆讲解员队伍。

2.以学术建设为主线,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博物馆。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可以有各种类型存在,对于南昌市博物馆来说,学术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和本质属性。以学术建设为主线就是要把学术发展作为办馆立馆的基本导向,不断完善促进学术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促进学术发展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我馆在同行中的竞争力。

3.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抓好学术研究人才、文物管理人才、专业讲解人才、藏品修复人才等队伍建设。制定我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强化人员任职学历标准、专业背景和品行要求,严把我馆从业人员入口关,建立上岗培训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创新聘用方式,规范用人行为。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壮大我馆志愿者队伍,拓展社会力量参与我馆的事业发展。

4.提高我馆人员总体业务水平。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全馆人员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对全馆人员实行定期的全员培训,重视业务部门主任培训,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以中青年为重点,培养业务骨干、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优秀的管理经营、建筑规划、藏品修复、文物鉴定、陈列展示设计、教育传播、文化创意、国际交流合作等专业领军人才。

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引导全馆职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自觉成为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道德品行和人格操守的示范者。将职业操守和道德作风作为人员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

(二)、经费保障

争取办馆经费不断获得多渠道支持,数量上持续增长。以博物馆文化创意为核心,以高新和传统技术为支撑,以省内外市场营销和消费群为导向,开发多层次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形成系列我馆礼品和纪念品品牌,在南昌市特殊礼品上占有重要一席。在已有的物质条件下根据需要和财力不断改善博物馆员工学习和工作条件。

(三)、推进制度管理

1.加快博物馆法制建设进程。健全我馆管理办法、登记办法和规范藏品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规章制度。

2.加强博物馆法规、标准的宣传、实施和推广工作。完善博物馆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博物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突出抓好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激发博物馆活力,实现跨越发展的内在驱力。以目前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继续深化管理机构的调整与改革,坚持党支部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推进完善专家治馆、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全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内涵建设、提升办馆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体制机制。

4.突出抓好精神凝聚。博物馆职业道德是博物馆的存在血脉,是促进博物馆繁荣兴盛的精神支撑。要着力灌输博物馆职业崇高信念,把博物馆当做精神殿堂,所有的员工都是圣徒使者。在全体员工中塑造共同价值观,增强博物馆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努力发挥和实践博物馆文化对内凝聚精神、对外引导社会的作用,把文化传承内化为员工爱馆荣馆的崇高使命,内化为保存文化遗产、推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责任,内化为引领时代进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推动博物馆跨越发展的强大力量。

© 2023 南昌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