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征集 / News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甲骨文文化展
- 发布时间:2021-02-24 16:5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甲骨文文化展
【概要描述】
- 发布时间:2021-02-24
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甲骨文文化展 | ||||
|
||||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科技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10月2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期两个月。此展是依托国博馆藏首次举办的甲骨文文化展,从中国字的视角呈现中华文明,是国博2019年的重要文化展之一。 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迄今可见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它不仅是一个文明符号、文化标志,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五个世纪。在已知的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一派相承,绵延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文字,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甲骨文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对甲骨文重要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展览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甲骨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展览内容主要分为甲骨文的发现与制作、甲骨文反映的商代社会以及甲骨文的研究三大部分。展览在开端简要叙述甲骨文的发现、文例、字形特点及甲骨文的分组。第二部分展示了甲骨文及其反映的商代社会,分为商王世系、祭祀与信仰、战争与军队、贵族与职官、畜牧与田猎、天象与农业、疾病与生育、地理与方国、西周甲骨等九个主题。展览第三部分则介绍一百多年来的甲骨学者及研究成果。甲骨文自1899年发现迄今,中外学者数以千计,考释文字、研究历史、探讨文化,蔚为大观。 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规模展示,还商借了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周原博物馆等单位的甲骨文物。为使甲骨文传承的文化基因能让广大群众明确认识,展览还配以辅助展品和多媒体,同时开发了相关文创产品。(崔波) |
Copyright 2021 南昌市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007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571号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新洲路2号 电话:0791-8641123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