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征集  /  News

/
/
/
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发布时间:2013-05-15 17:2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概要描述】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 发布时间:2013-05-15
详情

  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中期到西周早期是我国古代青铜冶铸的极盛时期,制造了大量青铜礼器、兵器、日用器皿、生产工具等。其中,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典型地代表了我国奴隶制时代青铜冶铸的高度技术水平。


  司母戊鼎也称"司母戊大方鼎",呈长方形,深腹,下部微收,平底,四柱足,腹面四周边框饰有兽面纹,鼎上有一对立耳。自鼎足至立耳通高1.33米,器口长1.1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形体雄浑凝重,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鼎是上古时代祭祀用的一种金属器物,司母戊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作的。


  据考古工作者研究,鼎是由组芯的造型方法铸造出来的。这种造型方法是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在一起灌注铜液。司母戊鼎结构复杂,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从鼎的铸痕来看,鼎身由8块范铸成,鼎底由4块范铸成,每条鼎足由3块范铸成。另外,按每个坩锅熔铜12.7公斤计算,875公斤重的司母戊鼎,需七八十个坩锅同时并熔。每个坩锅燃炭、观火色、运料、运铜液等项工作需三四人,七八十个坩锅则要二三百人同时协作。这说明了商代晚期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高度水平。


  1939年司母戊鼎出土后,当地人民恐被日本侵略者掠走,又将它重新埋入地下。可惜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再次掘出时,已经失掉一个立耳。现在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司母戊鼎,有一个立耳是修复时照着另一个立耳铸成后安装上去的。

关键词: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2021 南昌市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007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571号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新洲路2号     电话:0791-8641123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企业介绍

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