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News
六一儿童节 玩转博物馆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庆“六一”系列活动纪实 |
|||
|
“在原始社会,儿童有玩具吗?如果有,请问他们的玩具是什么?”“‘豆蔻’是指几岁到几岁的少女?”“孟母断织教子,是告诫孟子读书不能怎么样?”……
23项问题,选自博物馆馆藏展品中的关键知识点,小朋友参观完展览后选择5项问题作答,答对即可获得相应奖励。
这是一款名叫“温故而知新”的游戏,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六一亲子嘉年华”活动中的一个项目。
5月27日,记者在展厅看到,不少父母和孩子一起认真寻找着答案。孩子跑在前面找答案,妈妈在本子上做记录,爸爸则打开手机验证答案;为了寻找一项问题的答案,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展厅了转了三圈;“喂,第三题的答案你找到了吗!”通过电话沟通答题进度的也比比皆是。
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后,小朋友仿佛也成了“专家”,开始“指导”其他小朋友寻找答案。一位妈妈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不仅仔细看了展厅的全部展品,同时也加深了对一些知识的记忆。
除了“温故而知新”项目外,同时开展的还有13项游戏项目。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嘉年华活动的主题是“我们的童年”,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成长岁月,恰好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参与活动的小朋友和家长通过完成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任务清单,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是对孩子们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体现这一主题,许多游戏项目的名字都与改革开放相关。南海边的“圈”: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滚铁环、转呼啦圈、套圈;改革春风吹大地,你来演绎我来猜:根据题板提示的与改革开放40年有关的词,孩子做动作家长猜(或互换);改革开放40年大事记答题:“1997年香港回归”“2003年杨利伟飞天”等简单易懂的语言标记了改革开放40年间的大事,孩子们参观大事记展板并回答问题。
此外,“品甘露”“懂得爱”“小蝌蚪找妈妈”等充满童趣的亲子互动项目也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进行着。
据统计,5月27日当天,嘉年华活动了吸引来自社会各界的家庭亲子观众近5000人参与。活动从上午9时开始至下午4时结束。临近尾声时,参加活动的家庭几乎都完成了“任务清单”,博物馆精心准备的近1000份图书、玩具等奖品,被“小小闯关者”们兑换一空。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有动又有静,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据悉,本次亲子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至6月2日。节日期间,馆内还有“童心的视界——第四届全国儿童剪纸作品展”“风雅锦绣——民国旗袍展”“帽美如花童年记忆——晋式童帽专题巡展”等多个展览和教育活动向广大家长和小朋友们开放。
为配合正在展出的“风雅锦绣——民国旗袍展”,旗袍知识与现场展示体验、汉唐女性服饰妆容讲座与服饰体验也于日前进行。
“六一”当天,“童心的视界——全国儿童剪纸作品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幕。该展览已成功举办三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儿童剪纸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四届剪纸作品展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新变化、新面貌,通过剪纸创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激发儿童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促进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出作品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是从5000幅作品中经专家两轮评审后选出的300幅作品,并由艺术评审委员会评选出一等奖30名、二等奖60名、三等奖90名、优秀奖100名。
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着家长和小朋友走进博物馆,以探索者的身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家一起欢度“六一”,增进亲子感情,开阔孩子眼界,是最好的儿童节礼物。(郭晓蓉)
Copyright 2021 南昌市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007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571号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新洲路2号 电话:0791-85203047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