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征集 / News
考古知识:考古学文化
- 发布时间:2021-02-07 11:15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考古知识:考古学文化
【概要描述】
- 发布时间:2021-02-07
【考古学】
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在各种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实物史料,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实物史料包括传世文物和考古发掘工作中获得的遗迹、遗物。考古工作者据以研究古代政治经济状况和物质文化面貌,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遗存极为丰富,北宋开始已有研究古代金石器物的 " 金石学 " ;二十世纪初,开始有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努力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研究,使考古学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考古学文化】
用以表示考古遗迹中(特别是原始社会遗迹中)属于同一时期的有地方性特征的共同体。同一文化的遗存,有着同样形式的工具、用具和相同的制作技术等。 考古学文化的名称,大多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小地点命名,如 " 河姆渡文化 " 、 " 仰韶文化 " 、 " 龙山文化 " 等等。也有以该文化中的某一具体特征性的遗物来命名的,如 " 细石器文化 " 、 " 印纹陶文化 " 等等。后一种命名容易以片面的特征代替整个文化的特征,同时,这种个别类型的特征遗物,还可能分属于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因而近年来这种命名方法已逐渐为人们所淘汰。
【文化层】
指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很重要且具科学意义的一项内容,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地区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从各层中取样测定的孢粉资料,可以了解当时各个阶段的植被和自然环境。
【遗迹】
指古代的人们进行各种活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的活动痕迹等。其中遗址又可细分为城堡、废墟、宫殿、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山地矿穴、采石坑、窖穴、仓库、水井、窑址、壕沟、栅栏、围墙、界壕等等。由于地域、时代及民族的不同,遗迹面貌也各不一样。就新石器时代居址而言,各地居室的形式与营建方式各不相同,山区有洞穴居址,沿海有贝丘遗址,沼泽有干栏式建筑,平原地带、黄河、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盛行粘土木构建筑的居室或半地穴居址等。其他如城堡建筑、古代墓葬,帝皇陵墓的各种埋葬坑、人殉坑、兽殉坑、车马坑等,也都显示着地区、时代及民族的各自的独特风俗、风格。
【遗物】
即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等,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墓志、买地券、甲骨、石经、纺织品、钱币、度量衡器等。一般而言,遗物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其中未经人类加工的自然物则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而能够反映人类活动,如各种作物、家畜及渔猎或采集获得的动植物的遗存等。遗物按材质分石、陶、骨角、玉、金属等,按用途分生产工具、生活用品、随葬明器等。
【旧石器时代】
是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前后约二三百万年,结束于大约一万年前。当时人类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从原始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出现的前期阶段。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重要的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柳江人、山顶洞人等。有的人类化石与文化遗物同出。
【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石器时代的最后一阶段,开始于约八九千年以前。磨制石器及陶器的发展,是这一时代开始的标志。纺织、畜牧和农业,使人类的生活资料有了比较可靠的来源,开始定居生活。目前我国发现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 6000 年,结束年代为公元前 2000 年左右。我国各地普遍发现不同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Copyright 2021 南昌市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0079号-1 赣公网安备 36010202000571号
地址:南昌市东湖区新洲路2号 电话:0791-86411236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节假日正常开放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微信公众号